让金融活水在盐阜沃野奔涌不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行盐城分行将政策春风化作助农实效,立足“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定位,紧扣中央“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求,以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普惠金融润泽千村万户、绿色金融守护生态底色、产融协同激活乡村经济,在盐阜大地持续书写金融报国的生动答卷。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激活“新质生产力”
盐城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春耕备耕关乎“大国粮仓”。当前,在盐阜平原的广袤田野上,科技与金融的交响曲正激昂奏响。
春耕时节的盐都区学富镇,无人机盘旋、智能农机轰鸣,科技感十足的春耕图景背后,是农行盐城分行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鼎力支持。
种粮大户杨大春的600亩麦田里,大疆T70无人机高效作业,喷洒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倍。“这台无人机一年就能回本,农行的贷款随需随到,真是帮了大忙!”杨大春感慨道。
葛富林是射阳县种植大户,2024年又签下了700亩田地种植,在此之前,已经有1000亩田种植稻麦。“用无人机施肥,3台机器两天能施肥1000亩,还比人工施得均匀;4台收割机一天能收200亩,6台烘干机24小时能烘干400亩的粮食。”葛富林说,“正是有了农行强有力的低利率资金支撑,我才有底气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也是有了资金的投入,农业生产才能更‘智慧’。”
亲眼目睹了智能农机的高效便捷,农户们争相效仿。今年1月,智田公司面向盐城的广大农户举办了大疆农用无人机展销活动,吸引了600多位种田大户,现场意向订单远超预期。“农行盐都支行的50万元授信让我们能够及时备货,同步铺开技术培训和售后网络。”公司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2025年春耕季,农行盐城分行累计发放智能农机专项贷款超1.5亿元,惠及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230余户,精准呼应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战略布局,为粮食安全注入硬核支撑。
普惠深耕:金融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
盐城是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在全省占比高达20%,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近年来,盐城涉农小微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涌现,涉农金融需求日益旺盛。
针对盐城农业产业特点以及农户痛点,农行盐城分行明确了“依托产业、突出重点、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农户贷款业务发展思路。2024年,该行围绕大米、水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一县一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
江苏必新大米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选用的生产设备国内顶尖。农行盐城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每年资金支持达千万元,“有了资金的‘贷’动,企业越做越强了。”提起农行的助力,企业工作人员满怀感激。
“贷款从4万元涨到30万元,利率降了一半,手续还更简便。”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种植户陈仁庆对农行的服务打心眼里感谢。陈仁庆所在的新民村,规模种植面积已扩大到3500亩,种植户平均年收入达20万元,丰收的背后有着农行盐都支行的精准支持。新民村起步之初,该行就驻村考察、持续跟进,目前已为27户村民授信1200万元,利率低、审批效率快的优质服务得到村民一致认可。
展开全文
“打开农行的掌上银行,点击贷款,如果审批通过,很快就能放款。”射阳县德陆米厂负责人刘洲对农行的“商户e贷”产品赞不绝口,“太方便了,特别适合我们收购粮食的。”
从“窗口服务”到“指尖服务”,近年来,农行盐城分行积极开展线上业务,让涉农企业和农户享受高效便捷的“零距离”金融服务。同时,各支行定期举办活动,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完整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推动全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运作效率不断提高。
“需求即时响应、资金精准直达”。2024年,农行盐城分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比年初净增69.51亿元;普惠贷款、普惠客户总量和增量均居同业首位。在2023年人民网普惠金融优秀案例(江苏)评选中,农业银行盐城分行作为盐城唯一一家机构荣获“惠民利民奖”。
产融协同:三链融合激活“共富密码”
从贷款支持到智慧赋能,从链式发展到价值共创,近年来,农行盐城分行以金融活水贯通“生产链强基、供应链提效、价值链增值”,以产融协同破题,以三链融合作答,让金融资源与农业产业深度耦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作为全国西蓝花规模化种植的“领头雁”,响水县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超13亿元。农行响水支行紧扣产业链需求,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信贷支持,助力“小菜花”成就“大产业”。
在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中,农行盐城分行与政府、企业协同发力,助力响水打造“智慧西蓝花”体系。截至目前,农行已累计为当地西蓝花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超2000万元,覆盖土地流转、冷链建设、精深加工等全链条环节。
以“金融活水”润泽“美丽经济”,农行以金融之力串联起“一朵花”的价值链:上游支持育苗中心、示范园建设,中游赋能机械化种植与冷链物流,下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产地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如今,被誉为奇幻“花果城堡”的响水九丰农博园智能观光温室、西蓝花主题文旅项目等,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幸福画卷正徐徐铺开。
绿色转型: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盐阜大地这片生态沃土上,绿色不仅是发展的底色,更是金融赋能的焦点。农行盐城分行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全行三大战略之一,构建起涵盖绿色信贷、绿色投行、碳金融等多元业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406.9亿元,增速33.25%,以金融之力为盐城铺就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康庄大道。
从黄海之滨到里下河湿地,生态修复的笔触正勾勒出诗意栖居的画卷。东台弶港镇巴斗村在“乡村人居环境贷”支持下,从传统渔村蜕变为鸥鹭翔集的生态旅游典范;串场河、通榆河、蟒蛇河畔,56亿元水环境整治贷资金注入12个水环境治理项目,让河道焕发水韵灵动的生机。阜宁金沙湖、建湖九龙口的生态修复工程更获评“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7.5亿元生态修复贷资金支持的4个项目,既守护了湿地候鸟的栖息地,也催生了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一泓碧水润民生,万顷绿意生金银”。
绿色能源的浪潮同样澎湃不息。农行盐城分行紧扣“风光火气氢”清洁能源矩阵,为国电投、三峡、中广核等领军企业落地33个标杆项目,累计投放新能源贷281亿元;创新“碳达峰基金+并购贷”模式,引入规模达50亿元的碳达峰基金布局新能源领域,全省首笔5000万元储能电站贷款、首单6亿元产业园区贷等突破性案例,为盐城打造“绿色能源之城”注入硬核支撑。而在城乡融合的脉络中,金融活水既润泽老城新生——202亿元“城市有机更新贷”助力21个片区改造项目,又浇灌乡村振兴——93.5亿元“农房改善贷”让超4.5万户农民住进新居,新增耕地3.9万亩,实现“安居”与“沃野”的双重丰收……
创新的基因始终深植于绿色转型的脉络。农行盐城分行以“金穗红心·向绿而行”党建品牌为引领,探索“党建+绿色金融”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攻坚克难,成功突破中海油滨海LNG扩建等11个重点项目;联动金融监管部门与光伏龙头企业开展联学共建,为通威太阳能25GW组件项目提供15亿元授信支持,以金融“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更是金融报国的责任担当。”农行盐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汪洋表示,分行将勇当“绿色盐城”建设的“碳路先锋”,以更大格局探索绿色金融新路径,让黄海之滨的生态价值转化浪潮,激荡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
吴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