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支持 北京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14万亿元 | 北京经济新航标

Connor 火必网交易平台 2025-03-16 17 0

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贷款大幅增长。北京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创新企业。截至2024年年末,北京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4万亿元。

北京加大对科创企业全链条金融支持

针对科创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传统融资模式下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4年,北京推出一系列科创金融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支撑首都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面向辖内银行机构动态推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指导银行主动对接并强化支持,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产品超市”,举办专场融资对接会、“中关村科技金融大讲堂”等活动,搭建融资对接桥梁,双向赋能银行和企业。据统计,目前北京地区“专精特新”企业信贷覆盖面已接近60%。

北京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截至2024年年末,北京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有贷户数同比增长12%。

北京推动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设立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试点认股权贷款、重点人才贷款、并购贷款三项支持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创设“京创融”“京创通”“京制通”等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单列资金额度支持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强化科技信贷激励,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五年增速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过去银行追着龙头企业跑,现在我们更愿做‘早鸟投资人’。”据交通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末,该支行为经开区50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余额超20亿元,以实际行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硬科技”领域聚集。

民生银行中关村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分行聚焦信息科技、医学检测、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重点行业,截至目前已覆盖科创类客群900余户,其中专精特新客户288户,科创类贷款投放达到了8.23亿元。

“科汇通”落地便利科研资金跨境使用

2024年底,国家外汇局北京市分局推出“科汇通”,实施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科汇通”政策允许北京市符合条件的非企业科研机构基本信息登记、变更、注销,以及开办资金账户的开立、入账、使用,参照境内直接投资(FDI)方式进行管理,由北京辖内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北京市符合条件的非企业科研机构可参与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即开办资金结汇用于境内支付时,机构无需逐笔提供业务真实性证明材料。这些政策将便利科研机构跨境调拨资金,畅通科研机构开办资金入境通道,为境内外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相关支持性政策还包括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试点。该政策于2018年全国首次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试点初期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不受净资产规模较小的限制。经过三次“扩容提额”,目前,北京全市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可适用该试点政策,试点额度统一为1000万美元,进一步拓宽了处于发展初期的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截至2024年12月末,已有77家试点企业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签约金额合计约48亿美元,试点企业借款综合成本较境内融资大幅下降,充分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周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