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娘家人”牵线,定制金融服务“送上门”
本报讯 (王丽华 李媚) 3月12日,栖霞区“科技金融助企行”活动在栖霞高新区紫东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中国银行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服务驿站正式揭牌。这是栖霞区工商联首次探索金融服务新形式,让驿站发挥“金融红娘”作用,将快速、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送上门”。
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2001年5月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设立在园区的金融服务驿站由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城东支行和南京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运营和管理,重点服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多元化金融工具。
银行方面介绍,针对初创企业,将为成立时间在1年半至3年以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苗圃贷”产品,可为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的流贷产品。融资期限2至36个月,利率享受定价优惠支持。驿站还根据企业成长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匹配不同金融场景,例如初创企业侧重结算与资金管理,成熟期企业侧重跨境融资和上市支持,实现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活动现场,12家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达成8.4亿元融资合作。参与签约的南京乐透思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技术总监董磊表示,驿站打破了传统网点局限,通过“最后一公里”服务模式,直接深入科技园区,为企业提供快速、定制化的金融支持,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推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栖霞区是南京重要的经济大区、科教大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四分之一。去年区内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319亿元,785家企业获得授信944笔,249家企业办理转贷基金近20亿元,3.5万家企业通过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获得融资,全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全市第一。
正是基于区域内强大的产业基础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城东支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40亿元,近三年支行科技金融余额和户数实现了大幅增长,科技金融余额平均增幅近70%,科技金融客户数平均增幅超过80%。
银企对接是栖霞区工商联近年来服务民营企业“四个对接”的重要举措之一。栖霞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娘家人”,栖霞区工商联探索金融服务的创新形式,以驿站为平台推动银企深度合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不敢贷、不能贷、不会贷难题,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