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应着手完善转型金融五大支柱

Connor HTX交易所 2025-04-01 10 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马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进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助力。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政策体系、市场规模和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进步。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绿色信贷余额持续攀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显示出我国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效。”王遥如是说。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对于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王遥表示,未来应当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衔接,更好发挥转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作用。 “目前政策层面正在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转型金融已经基本形成了明确的五大支柱,包括界定标准、信息披露、金融工具、激励政策及公正转型,但目前五大支柱均还存在着发展挑战。”王遥建议,下一步,应着手完善转型金融五大支柱,系统性夯实转型金融发展基础。 围绕转型金融五大支柱,王遥进行了系统诠释:在界定标准方面,要加强分类体系的协同。绿色金融主要支持“纯绿”项目,而转型金融关注高碳行业的减排路径。未来,可探索适时发布全国层面的转型金融指导框架和标准体系,明确不同行业的低碳转型路径和关键指标,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清晰的识别依据。 在信息披露方面,分层次推进转型金融信息披露。王遥建议,按照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分层次推进转型信息披露要求。高碳行业的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扮演关键角色,应鼓励其披露创新型指标,如资源循环利用率类指标(例如钢铁企业披露废钢利用量)。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可优先要求披露基础型指标,如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碳排放减少量、绿色电力使用比例等,通过简化披露要求,降低其合规成本。 在金融工具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王遥表示,转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长期、分阶段的资金支持。可以引导银行、保险、资本市场共同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转型金融工具体系,为转型企业提供覆盖研发、示范、推广等多阶段,涵盖股权、债权、保险等多方式的金融服务。 在激励政策方面,王遥认为,可通过税收减免、绿色金融贴息、转型风险担保等措施,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转型成本,提升其参与意愿。还可对积极投放转型贷款的银行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或转型绩效评估加分,增强市场吸引力。 在公正转型方面,王遥建议,设立公正转型基金或专项支持计划,支持产业工人再培训、职业转换,以减少转型对就业的冲击,并在金融工具设计中纳入社会影响考量。对于涉及劳动力大量调整的转型企业,可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公正转型贷款,支持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保障员工权益。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马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进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助力。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政策体系、市场规模和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进步。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绿色信贷余额持续攀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显示出我国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效。”王遥如是说。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对于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王遥表示,未来应当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衔接,更好发挥转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作用。

“目前政策层面正在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转型金融已经基本形成了明确的五大支柱,包括界定标准、信息披露、金融工具、激励政策及公正转型,但目前五大支柱均还存在着发展挑战。”王遥建议,下一步,应着手完善转型金融五大支柱,系统性夯实转型金融发展基础。

围绕转型金融五大支柱,王遥进行了系统诠释:在界定标准方面,要加强分类体系的协同。绿色金融主要支持“纯绿”项目,而转型金融关注高碳行业的减排路径。未来,可探索适时发布全国层面的转型金融指导框架和标准体系,明确不同行业的低碳转型路径和关键指标,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清晰的识别依据。

在信息披露方面,分层次推进转型金融信息披露。王遥建议,按照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分层次推进转型信息披露要求。高碳行业的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扮演关键角色,应鼓励其披露创新型指标,如资源循环利用率类指标(例如钢铁企业披露废钢利用量)。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可优先要求披露基础型指标,如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碳排放减少量、绿色电力使用比例等,通过简化披露要求,降低其合规成本。

在金融工具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王遥表示,转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长期、分阶段的资金支持。可以引导银行、保险、资本市场共同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转型金融工具体系,为转型企业提供覆盖研发、示范、推广等多阶段,涵盖股权、债权、保险等多方式的金融服务。

在激励政策方面,王遥认为,可通过税收减免、绿色金融贴息、转型风险担保等措施,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转型成本,提升其参与意愿。还可对积极投放转型贷款的银行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或转型绩效评估加分,增强市场吸引力。

在公正转型方面,王遥建议,设立公正转型基金或专项支持计划,支持产业工人再培训、职业转换,以减少转型对就业的冲击,并在金融工具设计中纳入社会影响考量。对于涉及劳动力大量调整的转型企业,可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公正转型贷款,支持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保障员工权益。

评论